当前位置:首页 >知识 >“隔海观诗”中外诗歌对谈:思想交流碰撞 共话诗歌发展 正文

“隔海观诗”中外诗歌对谈:思想交流碰撞 共话诗歌发展

来源:滕图头条   作者:探索   时间:2024-03-29 02:46:21

原标题:“隔海观诗”中外诗歌对谈:思想交流碰撞 共话诗歌发展

9月27日上午,隔海观诗“隔海观诗”中外诗歌对谈在临高举行,中外近30名国内外诗人在全球化的诗歌思想诗歌借腹当代国际大文化背景下,结合各自文化和母语体系结合海洋诗歌发展展开对话与探讨。对谈

加拿大诗人、交流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创意写作中心唐浩宇首先开讲。碰撞他讲解了乔纳森·马尔卡希的共话加拿大视觉诗歌中的海洋主题。他认为,发展视觉或具象“诗歌”,隔海观诗指文本或语言元素在页面上的中外布局,与文字的诗歌思想诗歌借腹内容同等重要,在一些后现代的对谈情况下,文本的交流传统意义完全消失。他说,碰撞诗歌的共话发展就跟海浪一样,只会一直往前,不会后退。

听完唐浩宇的演讲后,会场掀起了讨论的热潮。中国诗歌网总编辑、诗人金石开说,唐浩宇谈到诗歌能通过图片符号的形式表述,这给中国诗歌创作增添了更多表达方式,值得探讨。

鲁迅文学奖获得者、诗人汤养宗认为,国外诗歌创作者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,但不能局限于形式。诗歌依靠文字情感的表达,其中体现的诗意才是诗人思想的直观反映。

接下来,诗人们结合海洋诗歌的意义、价值与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“大海的诗歌元素极其丰富,大海是诗人天然的灵感发生器。”来自黑龙江诗人阿西表示,面对大海,每个诗人都会无形之中有感而发,创作出优美的诗歌,大海是诗人抒发感情的载体。

“海洋代表着包容、开放。许多诗歌中都已涉及海洋,海洋作为诗歌的意象,对诗歌发展有促进作用。它是人类精神创作的源泉。”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投文说。

俄罗斯青年诗人娜斯佳说:“海洋是生命的摇篮,也是诗歌的摇篮,海洋有我们需要的一切,冲击着心灵,我们要用心去发现。”

上海诗人海岸还介绍了《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海洋诗歌价值》,回顾了海洋诗歌的历史,希望诗人们能“一切从海洋出发,一切又归于大海”。

在关于中外诗歌的差异问题上,诗人们各抒己见,积极探讨。“古今中外海洋诗歌是一种力量,能不断催促人的思绪。”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树才认为,欧洲通过航海或者其他方式对大海认知和理解,而中国以敞开包容的姿态通过海洋对外开放。方式不同,对诗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。

“中外诗歌意境存在差异。”诗人蒋浩说,中国诗歌重结果以及追忆,感叹时间流逝,而外国诗歌更注重未来,从中体现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。所以,中国诗歌的“进化”应从山水田园到海洋诗歌,最后向太空领域进发,但需要时间。

南昌市诗歌学会副会长、诗人毛江凡说,海洋诗歌是诗人表达对友人一种距离和情怀的寄托。从古至今,名人典范无不与海洋文化紧密相连。他认为借助这次中外诗歌对谈碰撞,能令中国海洋诗歌的视野更加开阔。

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说:“历史上,我们对海洋及其‘衍生品’抱有排斥态度。我们只有大国之情,海洋意识还不够,更应该积极开拓进取。诗歌亦海,不仅能表达情感,更能跨越时空而交流。”

标签:

责任编辑:时尚